上党区振兴村:精神文明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16  作者:安博体育app官方下载入口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振兴村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称号。近年来,在上党区振兴新区党委的领导下,振兴村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生态、产业、文化、治理协同发展。

  “这一荣誉,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振兴村党支部书记张剑红表示。在长治市已经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县、乡、村三级阵地全覆盖的背景下,振兴村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村“两委”将遍布全村的公园广场、展览馆、文化长廊等资源整合建强,作为全村文明实践的主要活动场所。

  从“文明实践”到“实践文明”,从曾经的穷山沟到如今的全国文明村镇、乡村振兴样板,振兴村华丽蜕变,为周边乡村提供了一条“善治+兴业”的发展路径。

  党建引领,锻造坚强战斗堡垒。振兴村党支部坚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充分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定期开展党员培训、主题党日等活动,不断强化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群众能力,使党支部成为凝聚村民力量、推动村庄发展的坚强核心。

  以文明实践站为阵地,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基本理论,学习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理论知识,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开展全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讲活动。

  充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队伍建设。目前,振兴村有固定志愿服务队5支:花开四季文艺志愿服务队、红旗飘飘宣讲志愿服务队、老铁来了维修志愿服务队、蒲公英环卫志愿服务队、小蜜蜂志愿服务队。流动志愿服务队有2支:格桑花导游志愿服务队、初心园宣讲志愿服务队。各志愿服务队在村内定期开展科技知识普及活动,结合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需求,举办“田间课堂”、农技研学教育宣传、国防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活动,向群众面对面传播普及科技知识,提升群众创业致富本领,为乡村振兴赋能。

  构建“党委包支部、支部包小组、小组包党员、党员包户主、户主包家人”的五级联包机制,广泛凝聚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建立村民自治制度与志愿服务站,推动村民自我管理、服务与监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开展健身体育服务,倡导村民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结合全民健康主题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开展“五一”彩跑、定向越野、马拉松、健步行、广场舞、拔河、歌咏等赛事活动,提升村民体育获得感和幸福感,提振群众的精气神。

  结合村情实际,在文明实践站开展特色帮扶。组织有关技术培训,向群众传授致富经验,对定向帮扶。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振兴村不停地改进革新人才引进机制,推进以文聚才,用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强劲的发展势头留住人才。新落成的太行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可容纳1000人同时培训、住宿、就餐。学院对全国,针对不一样的地区、不一样的需求,开展各类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为乡村振兴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累计培训500多期,培训人数达6万余人次。

  精神文明建设是提升农民幸福感、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振兴村注重文化建设,打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阵地。以二十四孝故事为主题的孝廉公园、梅兰竹菊四大民俗文化长廊、家风家训馆……在振兴村这一些地方,随时可以感觉到民间传统文化浸润下的独特乡村“文化磁场”。

  工人文化宫、农民艺术馆为村民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村图书阅览室藏书1万余册,满足了村民的阅读学习需求。

  村“两委”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每年举办孝德孝星评选活动,评选出“好媳妇”“好公婆”“十佳孝星”“孝行典范”等,助力全村形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良好风尚。成立文艺活动队、威风锣鼓队,村民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每逢节日,村里都会举办文艺演出、民俗表演等活动,乡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村民的凝聚力以及归属感不断增强。

  在振兴村,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的“春节嘉年华”,从二月十五根祖文化艺术节到五月端午民歌大赛,从九九重阳金秋文化旅游节到国庆节文艺晚会,民间传统文化都与民俗演绎紧密结合。这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烟火,也为村民带来更多就业和致富的机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展示了振兴村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兴业。振兴村依托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出凸显文化魅力、欢乐互动、科技亮点的全新国潮文化项目——振兴不夜村。该项目通过将上党文化、民间传统文化、美丽夜景及民俗演绎等有机结合,有效带动了景区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业态收入。据介绍,振兴不夜村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0余万元。为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层次地融合发展,振兴村积极创建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打造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振兴小镇。

  “今年前9个月我家收入一共3.1万多元,仅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马铃薯和在基地干活,收入就增加了1万多元。”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东梁乡东梁村,村民王建明掰着手指算起丰收账。…

  戴上眼镜,躺在沙发上,眼前出现虚拟场景:自己仿佛在飞跃高山峡谷,雄鹰不时从身旁掠过,风声呼呼作响。忽然,一个360度的大转体,让人发出惊呼,倍觉兴奋。…